二号首长

作者:黄晓阳

    李鸿章从政四十载,之所以能够取得官拜直隶总督之职,实基于他在宦海沉浮中独具慧眼,在官场的竞争中抢占主动。

    李鸿章能够成为权倾朝野的全权大臣,与他从政初期的抉择有十分重大的关系。道光三十年,李鸿章顺利进入翰林院从事编修。翰林院主要掌管文史修撰和草拟朝廷诏制,这里是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,而在内任职者则被称为翰林。可以说,进入了翰林院,就等于成为了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之一。

    本来李鸿章是意气风发、壮志满怀且想要按照传统的官途逐步走上辉煌之路的,但世事无常,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席卷了中华大地,从此也改变了李鸿章的世界和生活。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的带领下,以广西金田为起点,迅速在清朝的土地上蔓延开来。咸丰帝急下诏书,令江南江北各地官员组织团练进行“剿匪”。当时工部左侍郎吕贤基被调往安徽助剿,他认为李鸿章很有才华,于是便上书奏请携李鸿章一同前往。此时轮到李鸿章抉择了,是选择留在翰林院伏案著书,还是跨马挥鞭,奔赴杀声震天的战场呢?此时的李鸿章年轻气盛、血气方刚,他认为,内忧当前,朝廷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奔赴前线,为国之基石的稳固抛头颅、洒热血。在独具慧眼地权衡了轻重利弊之后,志向远大的李鸿章毅然决定投身烽火狼烟。然而,最初的“剿匪”战斗并不一帆风顺,其中存在许多的波折,李鸿章甚至还险成了太平军的刀下鬼。直到他结识了自己的恩师——曾国藩,并投效到他的麾下,他的为官之路终于拨开乌云见天日,从此大放异彩。

    咸丰十一年,曾国藩命李鸿章招募新兵援沪,李鸿章欣然答应,而这支新组建的淮勇之军,便是淮军的雏形。李鸿章也正是因为拥有了它,令今后的岁月里屡立战功。在一次次的战役中,淮军打出了自己的军威和声望,李鸿章也凭借着手中的兵权,逐渐地得到了朝廷上层的认可和倚重。在曾国藩遣散湘军后,李鸿章更是吸收了湘军的实力,独自撑起一片天,从此叱咤风云,手握将相二权,大刀阔斧地经营起伟大的事业。

    李鸿章的成功应该说是必然而绝非偶然的,因为他能够独具慧眼地识清事轻事重,别的文官只想着自己的一桌一砚千篇书,埋头苦干做学问,李鸿章却觉得放弃书卷,扛起刀枪来得更实在。因为那时大敌当前,刀枪能杀敌,书本则无甚用。李鸿章为官的大智慧——慧眼识轻重、辨主次使得他在文武之间选择了弃文从武,这个选择让他在之后建立了自己的淮军,从此在仕途的竞争中处处抢占主动权,从此官路大开。那么,李鸿章又是怎样抢占得官场主动的呢?

    1.把握时代特征。清末农民起义铺天盖地,特别是太平天国的战车,所过之处所向披靡,大清岌岌可危。战争的爆发使清政府更需要能够带兵打仗的可用之才,与只能够伏案著书、耍笔杆子的文臣相比,哪个前途无量?孰轻孰重,一目了然。李鸿章意识到了这个趋势,从而弃笔投戎,最终不负众望——立天下,官威播中外。

    2.培养独到眼光。眼光锐利之人,一眼便看透世事轻重主次,本质走向,于万千翰林之中,独出了一个李鸿章,可谓是文能治国,武可安邦。官途坦坦,众望之所归。虽然曾国藩也出身翰林,可他从军并非自愿,实为无奈。与其相比,李鸿章是欣然而往,命运为自身所把握,眼光之毒辣,可见一斑。

    3.练就精准手段。眼准手不准,于事无补,虽看得清世事轻重,更要及时行动。该出手时就出手,因为机会转瞬即逝。当李鸿章听说可与好友一同回乡组团练剿匪时,他并无过多犹豫,下手既准又稳。他一生为官皆是如此,虽然沉浮不断,却从未溃败。

上一篇:死局博弈,临危不乱 下一篇:张弛有度,忍辱负重